中汽零部件技術沙龍在上海長園成功舉辦
7月5日上午,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器技術分會聯合中國汽車零部件電子電器發展中心主辦,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有限公司協辦,上海長園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承辦的中汽零部件技術沙龍【“特斯拉時代”的線束及其覆蓋物發展趨勢】在上海長園成功舉辦。
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器技術分會秘書長曾國松主持。來自萊尼、上汽乘用車、沃爾沃亞太、一汽集團研發總院以及上海長園及線束覆蓋物材料兄弟單位的專家們先后做主題分享;華為智能汽車BU、安波福、營口阿布、南通大地、河南天海等30多家業界企業領導和技術專家現場出席或視頻連線參會。
上海長園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輝代表承辦方致歡迎辭并介紹了上海長園20年的發展歷程。上海長園重視新技術的創新研發,擁有50余人的研發團隊,30余項發明專利;目前已在上海、天津、深圳、東莞、常州落戶五大制造基地,主要產品有熱縮管、PVC管、TPU管等,2019年銷售額約為4.5億人民幣。成為新材料行業的領導者,用領先技術提供安全保護與智能聯接是上海長園人的愿景。
在主題分享環節,萊尼線束系統上海管理中心工程師李斌圍繞“特斯拉時代”的線束發展趨勢展開分析。輕量化、新架構、多電壓系統、信息數字化、線束制造小型化&集成化、材料應用創新化和加工自動化將是未來線束行業的主流方向。特斯拉線束由Model S的3000米精簡到Model 3的1500米,最終Model Y的線束設計是控制在 100米左右,可見電子模塊集成化、接口精簡化和為滿足自動駕駛的功能安全冗余設計是“特斯拉時代”線束設計的主要特征。
來自上汽乘用車的線束資深主管潘遷分享的主題是聚焦未來智能汽車的線束技術研究。他認為:數字化、冗余設計、輕量化、高速傳輸和裝配便捷是智能汽車對線束的需求;鋁電纜、扁平導線、超細導線和超薄壁導線是線束輕量化研究方向。
來自沃爾沃亞太研發中心的線束經理張慶來就沃爾沃如何應對特斯拉帶來的行業挑戰做主題分享,他從產品開發、產品制造和市場角度進行分析,提醒業界要審慎評估特斯拉的沖擊,不可盲目跟隨。他強調,特斯拉的價值在于用IT互聯網的效率造車,用軟件重新定義汽車價值。
一汽集團研發總院測試主任張凱高工通過遠程在線方式就智能座艙有線連接技術標準進行主題分享。他指出,車載有線高速媒體傳輸技術圍繞:高速率(10Gbps,支持4k/5k高清視頻)、高可靠(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抗干擾(支持車內復雜EMC環境)、歸一化(現狀大屏和攝像頭接口歸一)、易適配(適配不同線纜)作為主要需求和研究方向。
最后,上海長園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代雙博士就線束覆蓋物應對策略進行主題分享。高壓線束具有電性能、機械性能、環境性能等特點,覆蓋物的變化趨勢有耐高溫及熱反射功能套管需求減少、電磁屏蔽套管需求增加、抗沖擊保護套管需求增加、套管橙色化、輕量化、阻燃要求提高和低成本化等。德莎膠帶(上海)有限公司、德芬根(鶴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和瑞納智絕緣材料(蘇州)有限公司就目前的覆蓋物保護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中汽零部件技術沙龍是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器技術分會與中國汽車零部件電子電氣發展中心聯合發起,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有限公司鼎力協辦,《汽車零部件》期刊獨家學術支持的學術交流活動。沙龍聚焦汽車新四化電子電器發展方向,邀請國內外主流整車廠及零部件供應商技術研發負責人參與主題分享及互動研討,期待用開放共享的方式,為行業把握趨勢,解決問題。
本次技術沙龍交流為后疫情新常態下行業發展開了一個好頭。期待行業各單位及專家能夠積極參與支持行業平臺共建,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關于我們
關于長園